呂本富:GPTs技術會改變人類進程,要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07-10
閱讀 :86
【科技7月7日報道】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之“觀潮論壇”舉行,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呂本富先生出席大會,并圍繞數字世界的開源、流動和共建發表了獨到觀點。呂本富先生認為,當今數字經濟浪潮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第一個是大模型帶來的挑戰浪潮;第二個是國際供應鏈的持續沖突現在還沒有完結,這也會是一個新的“波浪”。他進一步闡述到,人類的歷史一直到現在有24種通用目的技術,簡稱GPTS,叫通用目的技術。現在GPT的出現有可能成為第25種應用于所有領域的通用目的技術。“通用目的技術和一般技術最大的不同在于,具體于某個專項領域的技術可能會成為泡沫,也可能發展以后沒有前途了,但是通用目的技術不是這樣的,它會改變整個人類的進程。”呂本富先生指出,所以以GPT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術會成為第25種通用目的技術,未來可能會改變人類的進程。他提醒到,GPT對知識學習的速度之快、迭代的速度之快值得大家警惕,它對就業的影響需要引起關注,凡是和文字、圖形、圖畫打交道的職業最近幾年可能都會遇到挑戰。與此同時,呂本富先生表示,面對這樣的浪潮,需要全世界有統一的共識。他強調這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公司,而是需要全球面對的問題。在講第二個波浪時,呂本富先生認為,現在數字經濟的國際供應鏈依然不穩定,而數字經濟不穩定的來源首先來源于美國,從芯片到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到量子計算等。“數字經濟的國際供應鏈不穩定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會讓企業承擔的研發成本分散、市場萎縮以及消費者消費成本提升,甚至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呂本富先生提到,對企業來說,這兩個浪潮帶來強烈的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就是企業最重要的經營的策略。怎么在波浪的大海中尋找穩定的島嶼?第一是老朋友要在,老朋友在就不會有太多變化;第二是基于數據的預測工作;第三要知道新的博弈均衡點。此外,呂本富先生還談到未來在人工智能時代,開源社區的開放性是數字經濟的活水之源。希望在開源社區方面保持國際的統一性,實現共贏。那么,如何實現共贏,他最后談到幾點關鍵因素,實現共贏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開源規則的開放性,即開源規則要透明;第二,開源本身的管理體系,開源社區的管理最好保持它原來的學術性; 第三,開源社區本身要共同應對GPT等新技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