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天的12種方式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03-27
閱讀 :114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今日春分。暖風熏人,春氣搖漾,不要辜負每一個晴日。與古人潛入同一時空,我們以十二種方式進入春分。01.趕一場早上六點的日出,等一場傍晚六點的落日關于春分名字的由來,《春秋繁露》寫:“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另有記載稱:“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之“分”,代表著一天時間之內,晝夜平分,各為十二小時,早上六點可見日出,傍晚六點日落。此外,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處于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一向崇尚中庸之道的古典中國喜歡這樣的均衡、分明與整飭,清代詩人顧貞觀化用其中詩意,在一首《柳梢青·花朝春分》中寫: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02.專注于一段美麗的哀愁湯顯祖在《牡丹亭》第十出《驚夢》中寫,又一年的春天來到,“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久居深閨的杜麗娘聽取“催花鶯燕借春看”,一時興起,吩咐丫鬟春香掃除花徑,對著鏡子理好云鬢,穿好氤氳著香氣的羅衣,去到庭院中。杜麗娉娉婷婷,以少女纖細的心思看到“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被陽光照得晶瑩發亮的蛛絲柔柔地隨風蕩漾,杜麗娘感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是深閨少女對于美、對于情感、對于青春與時光的第一次發現,她感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昆曲《游園驚夢》片段爛漫春景與荒廢的庭院中殘斷的井欄、倒塌的短墻為鄰,繁華與幻滅同在,杜麗娘忽臨春色,心魄搖蕩,感嘆“三春好處無人見”,也感嘆自己被耽擱的青春。每一個佇立于爛漫的春色中的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恓惶時刻:像是擔心一場盛大的筵席的散場、像是擔心煙花的寂滅,我們在其中發現絕頂的美好,也要承擔無法避免的離別的痛楚。03.去看一座廢園杜麗娘的廢園是她少女心緒的外化,而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廢園”則是真實地作為歷史的一部分曾輝煌地存在著,而今即便荒廢了,也足夠大到能安放一個少年因身體被損毀而支離破碎的靈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以極為精彩的筆墨寫每一座相似的廢園中倏忽而過的時間: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于是,“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在今天修葺一新的地壇公園或許需要一番認真的尋找才能看到彼時的蒼幽枯寂,或者隨便去一個古老的地方吧,或者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座幽寂的小園吧。如宋代的張镃《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中所寫的他種藤添竹的茅庵:老圃工夫愈可嘉,種藤縈樹盡開花。人間似我能閒少,石上看云到日斜。樵徑有苔休埽葉,茅庵無客亦煎茶。兩邊最喜添新竹,夕照斜時漸可遮。明 文徵明 《疏竹茅屋圖》04.玩樂這件大事漢學家宇文所安在《享樂的困難》一文中提出古典中國普遍存在的一種認知:在儒家的理想中,均衡而有節制地表達出來的感情使每個人都滿意,社會才能從而達到穩定和諧。但是在享樂或娛樂中,興奮與限制相交替,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在隱隱作祟,而縱情宴樂又總是會通向對生命的毀廢。回到2500余年前的一場辯論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各抒己志時,曾皙談起他的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春分開啟的暮春三月,在知識分子的想象中,最能夠折射出彼時百姓安居樂業的一個片段就是這樣一種在春天游樂的場景,春風一掃人胸中積郁的陰霾,人沉浸于享樂中,獲得一種久違的舒適、平靜、安寧。《島上書店》的作者加·澤文在另一本小說中寫道:“我會想象人們玩耍的畫面。有時是在玩我們的游戲,有時可以是任何其他游戲。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最能從內心深處給我帶來希望的,就是想象人們玩耍的場景,這讓我相信無論世界變得多么糟糕,依然有人在玩耍。”清 春夜宴桃李園圖05.嘗試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唐代詩人劉長卿在《春分》詩中寫: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這首詩中寫及春分日一個很有趣的習俗——豎春分蛋。關于為什么春分這一天能更好地把雞蛋樹立,一種解釋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于豎蛋。而其實在平時,只要專注且有耐心,雞蛋也可以在桌面豎起來。06.“亂紅飛過秋千去”你曾在你所在城市中的游樂園坐過落日飛車嗎?在快速的擺蕩中獲得一種新的看世界的視角,并認真聽取自己的一聲聲心跳。在機械化的高空旋轉的飛車之前,漢代人已經從蕩秋千這一游戲中獲取樂趣。此外,蕩秋千還被賦予很多含義,《全唐文》中記載:“秋千者,千秋也。漢武帝祈千秋之壽,故后宮多秋千之樂”。唐玄宗天寶年間,宮里在寒食節時,會在各處架設秋千,供嬪妃們娛樂。她們在空中飄逸的形貌,引得唐玄宗贊嘆,并稱之為“半仙之戲”。因為蕩秋千的主體一般都是女性,蕩秋千在古典詩詞中也總與閨怨相關,如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寫: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如果你曾留意過故宮的翊坤宮,你會在正殿前廊下看到兩個斑駁的鐵環,這里曾經是溥儀為婉容懸掛秋千的地方,在春分、寒食前后,婉容即會在這里蕩起秋千。07.去看一場展覽吧提起春花爛漫的時節,總讓人想到瓷器這一品類的收藏中不得不提的大美人——玉壺春瓶。唐代詩論家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設想了一種極為典雅的生活方式: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玉壺春瓶之名即與“玉壺買春”相關,關于世間最純澈、最美好、最愜意情境的想象捏塑出玉壺春瓶俊秀、舒朗的身姿。它曾作為實用性的酒器存在過,而在更多的時間中,它作為孤高的陳設器物。它纖長的頸部僅能容下最疏朗的枝條,它不承擔祭器的功用,不屈服于瑣碎的現實,它全部的存在都只為成就一個目的:美。去看一場展覽吧,獲得一整段獨屬于你的時光,不為任何急功近利的愿許,只為獲得一種極致的、徒勞的美。08.隨風箏扶搖而上像是你最早背會的那首詩中所寫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嘉錄》中談及: “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 。春天總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齊白石有一幅《春瑦紙鳶圖》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畫家以寫意的手法,描繪了峭壁山石。在山石之上,一紅衣少年手中的風箏已飄向高高的空中,另一褐衣老者似在指導少兒放風箏。上有題識:“仰觀萬丈落儒冠,一線欲飛云際寒。不見木鳶天上去,諸君塵世未曾看。”提起曹雪芹,我們只記得他的《紅樓夢》,然而曹雪芹在世時,還有個“風箏圣人”的雅號。他扎制的風箏“羅列一室,四隅皆滿,致無隙地,五光十色,蔚為大觀”,他的朋友于乾隆二十四年臘月,在宣武門的太平湖冰面上觀賞他放風箏,“心手相應,變化萬千,風鳶聽命乎百仞之上,游絲揮如運方寸之間”,技藝十分高超。曹雪芹撰《南鳶北鷂考工志》09.吃一餐“春日限定”春分前后,菜市場總會“上新”,有新鮮的竹筍,也有獨屬于春日的野菜。《西湖游覽志》寫:“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 諺云: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 ”顧祿的《清嘉錄》上也說:“薺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侵晨村童叫賣不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號眼亮花。”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中寫,浙東人常以薺菜炒年糕吃罷了。“另有黃花麥果,通稱鼠曲草,春天也采嫩葉,搗爛去汁,和粉作糕,稱黃花麥果糕。”而或許近些年大家最熟悉的青團,它以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包豆沙、蓮蓉或者肉松為餡兒,極清甜適口。10.飲此春酒詩經《豳風·七月》有一句:“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毛詩傳箋通釋》解釋為:“周制蓋以冬釀,經春始成,因名春酒。”即冬日釀的酒,春天正是飲用的好時節。此外,很多地方也有春分日釀酒的習俗,浙江《於潛縣志》記載,當地“春分造酒貯于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20世紀70年代,長沙銅官窯遺址出土了一件唐代瓷器,上有詩句“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郭沫若先生曾經對這首詩進行過研究,認為這首詩的風味源于六朝《吳歌》中的《子夜四時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衫開。 ”春字回環出現,酣暢淋漓。古代詩詞中,有時常用“春”直接指代“酒”。李白詩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杜甫詩云:“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名酒也多有春字,如百花春、思堂春、錦江春、武陵春、洞庭春等等。如果說冬天的樂趣是圍爐煮茶,春日里就去酣暢地傾一盞春酒吧。11.埋下一顆種子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大節。清《帝京歲時紀勝》里寫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在春分這一天,會有一場非常盛大的祭典,皇帝將率領文武百官,來到位于北京朝陽門外的日壇,祭祀太陽神。清朝皇帝的祭日禮儀有九項議程,包括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祭日禮儀后,皇帝和群臣會浩浩蕩蕩地來到正陽門外的先農壇。在觀耕臺前,有一小塊田地,剛好一畝三分,這塊耕地,屬于皇帝的“自留地”。當皇帝在先農壇宰殺牲畜,祭祀先農神后,就要到俱服殿換上親耕服,隨后在一畝三分耕地里耕田。清代詩人宋琬關于春分日寫: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不需要那樣的盛大,在春分日種下一顆種子,或許也能有所收獲。12.盡情地去賞春吧二十四節氣中不會有比春分更爛漫的了,所有的春花幾乎都會在春分這兩周陸續盛開,北方最早一批的山桃、杏花進入尾聲,潔白的梨花團團抱在樹枝上,一樹樹玉蘭潔凈而燦爛,櫻花含苞,只待一場盛放。那么約一天,放下一切,盡情地去賞春吧。今日春分,你如何迎接春天呢?歡迎留言區寫下你過春天的方式編輯 | Aki、Liz主編 | 魏冰心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