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戴旌:辦江門人信賴的學校!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08-18
閱讀 :94
近年來,江門市民辦學校數量不斷增多,社會辦學力量不斷增強,給了學子更多的求學選擇,但是學校如何準確定位,辦出特色是值得思考的課題。2020年,具有長期公辦學校管理和民辦學校?教經驗的戴旌,再次肩負新使命負責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以下簡稱“江門一實”)的創辦,并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那么,江門一實有怎樣的辦學特色,是要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經過3年時間的檢驗,戴旌有了更加堅定的答案。“學校堅持本土辦法和江門精神相結合,堅定文化自信,從傳統汲取力量,注重現代化的治理和人文精神,堅守長期主義,辦高水平有質量嚴謹的幸福教育,辦江門人信賴的學校。”戴旌說。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戴旌 全人教育 從傳統汲取力量從創校開始,如何將江門一實辦出江門特色,戴旌一直在思考。“創辦一所學校,不是靠一時的熱情沖動,需要有明確的定位和長遠規劃。”戴旌表示,江門一實的特色是創校伊始就堅持全人教育的人文精神,保障學生有閱讀、寫作、提問、深思、想象、創造等權利,具體體現為“真善美實,勇健創志”八個字,依次對應的是科學精神、人文底蘊、藝術修養、學會學習、責任擔當、健康生活、實踐創新和社會理解。“如真代表的是科學精神。尊重科學,不斷去探究、實踐,才能求得真知、提升科學素養。這也代表著教育的真知灼見,就如同傳聲筒一般,將真理一代代相傳,將科學知識一層層普及。”“江門人文底蘊深厚,學校要辦出江門特色,需從傳統汲取力量。”戴旌說,江門一實的教風“博學開明,心流清亮”,分別來源于《巍子》的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以及陳白沙的“今日之事,欲為名教樹無窮風聲于后代,而姑托始于仆以為之名”。寓意著清流品質;校訓“立本開新 澄志為學”,意為立足傳統、立足社會、立足學生,承嶺南學派清流之蘊,以澄心辦學的意志,踐行服務社會、成全個體的價值追求。“用教育的理想辦理想的教育,用教育的理解辦現實的學校。”戴旌表示,江門一實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開展節日歷史淵源、發展脈絡、精神內涵、文化習俗等校園文化活動,厚植學生文化自信。開放生態 辦具有互聯網特質的學校從傳統汲取力量,但并不是固守舊規。“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江門一實必須是一所具有互聯網特質的學校。”戴旌向南都記者表示,由于很早以前,他已經開始教育信息化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江門一實打造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創新型個人教學終端“智碼錯題本”,進一步推進“精準教學、個性評價”,大大提升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很多時候,一些學校推行的智能終端,老師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智能終端帶給老師的只是名義上的智能化,實際反而增加負擔。”戴旌說,我們研發的智能終端,真正讓老師、學生受益,比如該智能終端應用于學校各階段各學科的限時訓練,能以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式歸納學生錯題,實現學生精準訓練和教師精準教學的同時,免去了來回收集紙質作業和客觀題批改的時間。此外,該終端還能深度融合學校的全科教學管理,能把學校同步性的試題和作業布置及校本資源,與教師教學評價和自主學習管理結合,真正實現常態化的個性化評價。在戴旌看來,辦具有互聯網特質的學校,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從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任性、開放生態和連接一切等多方面切入,對學校、老師和學生等多方關系進行重新思考,辦出高水平有質量嚴謹的幸福教育。精品化辦學 獨創特色課程體系如何選擇一所好學校?戴旌說主要看這所學校的學生、教師、管理、課程和資源,其中,課程決定學校的辦學定位與特色方向,資源決定學校的發展高度。開辦以來,江門一實精心規劃、嚴格管理、有序發展,建立多個“名師工作室”“劉英琦教育科研與化學,名師工作室”聯盟,搭建了“高分突破創作團隊實驗基地”“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與研究一部”等多個層面的教研平臺。“學校主張精品化辦學思路,辦學成績令江門市民矚目。”戴旌說,學校在課程和資源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如學校的名師不僅有本土優質的骨干力量,更有來自廣東省和湖南省名校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教練,以及湖南省學科教育學會會長、特級教師等等。“我們特引進江門市優質本土企業合作,建有‘蒙德實驗室’(數理方向)、‘恒健實驗室’(生化方向)、‘新華三實驗室’(信息學方向),為每位進駐實驗室的校隊學生提供集訓助學金,促進江門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成長。”戴旌表示,學校還和廣東省高考研究會共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與研究一部”,打造江門市首個“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驗基地”。戴旌介紹,為了個性化培育拔尖創新人才,學校開設了4大學苑,分別是培尖強基的“拔尖專培學苑”,沖擊名校的“創新實驗學苑”,特長發展的“傳媒體藝學苑”,多元升學的“國際教育學苑”,并有嚴謹嚴密的“拔尖專培體系”“個性化生涯規劃”。“學校有拔尖人才培養FES課程體系,從今年7月開始在六年級、初三專門成立零班,體系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戴旌說,FES課程體系將小初高常規課程與項目課程有機融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升關鍵能力,促成培養高效化、體系化。校長說以現代化的治理和人文精神,辦高效而有特色的江門名校——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黨?部書記、校長戴旌 校長簡介戴旌,畢業于華南師范?學,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東省督學,?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南粵優秀教師,江?市優秀教師。歷任江門?中、景賢中學、福泉學校骨?教師和行政?部。有長期公辦學校管理和民辦學校?教經驗。主持多項教研項?,是教育部認可的?東省“千校扶千校”?動實施方案遠程支教模式的原型開發者,江?市教育資源實施方案的主要參與者,獲多項技術應用專利,所主持的教研推?項?被教育部基礎司和中央電教館評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獲?泛社會應用。學校數讀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簡稱“江門一實”,創辦于2020年9月,是由廣東中晟文化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出資,與江門一中和江海區政府合作共建的一所全寄宿優質民辦完全中學,是“江門一中教育集團”的重要成員校。學校地處江門市江海區五邑路235號,占地面積60畝,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約為2400人。學校建筑精致,極具現代風格,教學、運動、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智慧校園專屬學習系統。采寫:南都記者 嚴亮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