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紛紛出山,新基金“抄底季”有了“主心骨”?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01-10
閱讀 :91
新年第二周,新基金發行愈發的火熱。每年年初往往是基金發行的“旺季”,但今年的主題卻與往昔不同——何時抄底,由誰來主導抄底,成為“關鍵詞”。而各家基金公司也不負眾望,均派出了旗下“業績”最能打的“重磅選手”來主導這場“抄底季”。有的是公司投資核心,有的是潛藏的“大佬”,還有很多是最能打的“中生代”。總體來看,陣容的“豪華程度”堪稱近年“少有”。他們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驚喜?市場又會如何與之互動?值得拭目以待。34路“人馬”齊聚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新的一周共有34只基金發行,這背后的34支投資團隊如何支援一線的基金經理,頗有關注點。34只基金中,其中混合偏股型14只,指數型11只,債基8只,另有一只FOF(下圖)。偏股型的數量較上周有大幅提升,表明各家基金公司逐漸轉守為攻。指數型基金數量與上周相當,仍是目前較受歡迎的產品。隱藏“高手”出馬國泰基金的胡松可能是這輪新基金發行中“業績最能打”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之一。資料顯示,他管理的國泰基金企業年金“拳頭產品”(股票型)在過去不到七年里累計回報達到了149.17%,復合年化收益率近14%,相當客觀。簡歷顯示,胡松曾任海通證券、中銀國際、國泰基金、平安資管等機構的投研崗位。但他的近六、七年中的事業重心主要在養老金、專戶等非公募產品上。這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風格可能是比較穩健、善于管理風險的那個類型。這種風格結合他過去幾年的收益率,就顯示了未來他要募集的新產品——國泰金盛的看點了。雖然風格未必一致,但胡在管的唯一一只公募產品——國泰金鵬藍籌,還是能給出一定參考。從排名上看,國泰金鵬在2019、2020、2021、2023都排在同類產品的前三分之一~前五分之一。2022則排在行業中游,最終造成了整體比較可觀的累計業績。這種業績勢頭能否在非公募產品上繼續延續?值得關注。老牌創始人“卷土重來”未來一周另一個看點是,匯泉基金的創始人之一楊宇將親自管理一個新基金——匯泉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在創立匯泉基金前,楊宇是嘉實基金的量化投資首席投資官、董事總經理、指數及量化首席投資官,也曾任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金貝塔網絡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席CEO。楊宇的投資資歷也是相當顯赫的。另外,楊管理的公募基金共獲得過7座金牛獎、3座金基金獎,也相當可觀。不過楊宇的亮麗經歷和得獎紀錄主要是在嘉實基金任上,離開后嘉實自己創業后,楊宇并未真正施展手腳大干一場過。楊有豐富的量化投資經驗,是國內最早執行SmartBeta的基金經理之一。歷史上,他通過增加對選股的阿爾法,同時通過滬深300股指期貨對沖,將貝塔做到近似等于0,十年前,他管理的專戶產品實現了連續22個月0回撤的業績。不過,本次新發行的匯泉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其實是一個指數型固收產品,這個產品是否仍在他的能力圈之內,是外界要重點關注和分析的。前度“湯郎”重回湯戈嚴格意義上,屬于得過年度冠軍基金的,但這是在一個很小的公司的很小基金身上,這使得他的業績和外界認知度都偏低。其實,湯戈曾任國泰君安企業融資部、大企業戰略合作部。后在國信證券,華西證券擔任研究員,算是“馬步”比較扎實的。湯于2020年加盟英大基金,于2021年開始管理“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這支基金在2022年榮獲股基年度冠軍。但仔細看,他管理產品的風格到底是啥?業內其實是有討論(甚至爭議)的。尤其是,當他在2023年跳槽至方正富邦基金,且業績有些“水土不服”后,這種爭議更叫甚囂塵上。(他在方正富邦發布的第一只基金天睿業績表現一般)。但也看到這種“排名一般”,是建立在其管理基金時間尚短的基礎上,嚴格意義上說,湯戈在方正富邦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表現。而且,從邏輯上,湯戈的大開大合的風格最終的業績排名往往是兩極化,要么很好,要么很差。所以,本次新發行的方正富邦致盛混合是湯在方正富邦發行的第二支基金,在逆境中,湯戈能不能迅速調整狀態,重振往日雄風?是這個產品的觀察點。逆風中的弄潮兒財通資管的易小金在大公募圈你內名氣不大,但在自家的投資者中很有些“粉絲”的。他本科就讀中國科大生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于復旦大學管理學。這樣的跨專業背景,易會專注于醫藥投資就不足為奇了。易目前管理過的四支醫藥類基金在同業中都相當突出。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這兩年醫藥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易管理的部分基金還是完成了逆勢增長,這個就比較“抓眼球”了。其管理的財通資管健康產業混合在2022年漲了3.84%,而全指醫藥跌了21.16%。在2023年上半年也有一波不錯的漲幅。而本次新發行的基金仍是他拿手的醫藥類,易小金能否再現“奇跡”,是一個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