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萬粉絲大V買封閉基金虧掉一輛“特斯拉”,吐槽“再買基金是孫子”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05-13
閱讀 :115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柳川 陳鋒 北京報道一個以優秀短線微操能力,并樂于在互聯網平臺分享交易日志,收獲700萬粉絲的網絡大V,日前在微博分享了自己投資某2年期封閉基金虧掉一輛“特斯拉”的經歷。封閉式基金雖然減輕了投資者贖回等對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的干擾,但就目前市場上產品的收益表現看,收益分化依然嚴重。《華夏時報》記者統計了3年封閉期的數據發現,以2019至2021年成立的3年封閉、定開等權益類基金為考量維度,市場中有111只基金。截至今年4月底,上述111只基金成立以來有54只基金為正收益,另有57只收益率為負數。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道:“A股向來有牛市高點發基金的傳統,什么熱賣什么,即便是封閉式基金也是一樣。背后是利益導向,基金公司收入來源于申購贖回費和管理費,這就造成了基金公司主要關注管理規模,輕視凈值增長。”虧掉一輛“特斯拉”上述大V在社交媒體上直呼:“2年前一時沖動,理財賬戶配置了一點股票基金,封閉期兩年,還是個金牛基金經理操盤,結果虧了27%,再加上兩年的利息,實虧超過30%。一輛特斯拉沒了!以后再買基金是孫子,明天第一時間賣出贖回,認栽了!”(圖片來自前述大V微博消息配圖)資料顯示,這款基金產品,成立于2021年5月11日,成立規模6.57億元,最新規模5.81億元,管理費率1.5%/年,托管費率0.25%/年,銷售服務費率0.4%/年。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十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騰訊控股、瀘州老窖、華潤啤酒、五糧液、山西汾酒、李寧、青島啤酒股份、古井貢酒和藥明康德。對于所買基金的大虧,他分析道:“自從2019年開始報團后,一些基金確實漲得好,但那是你沒買的時候漲得好,等你買了后,基本就是見頂了,幾乎就沒漲過,而且配置的股票,高位,高價和下降通道股居多,全然不懂變通和調倉,任由凈值下跌。多數基金都是這樣子,除了抱團之外,和賭行業之外,基本看不到什么操作技巧。這也能叫做基金經理,這種活誰都能干。”記者統計了3年封閉式基金發現,以2019至2021年成立的3年封閉、定開等權益類基金為考量維度,市場中有111只基金符合條件。截至今年4月底,該111只基金成立以來有54只基金為正收益,另有57只收益率為負數。其中,71只基金收益率在7%以下。對比指數,自2020年4月底至2023年4月底區間內,上證指數漲幅20.83%、滬深300指數漲幅9.3%,這意味著或有超過半數權益類基金跑不贏指數。管理費超1400億元2022年由于市場震蕩,公募基金產品整體并沒有實現正收益,近三年同期數據中首次出現虧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產品整體虧損1.46萬億元。但是,虧損1.46萬億并不妨礙公募基金收取巨額管理費。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費1458.89億元,同比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增加約2%。具體來看,作為管理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2022年管理費用超過百億元。廣發基金緊隨其后,2022年管理費用超過70億元;富國基金和華夏基金管理費用均超過60億元;匯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管理費用均超過50億元。在凈利潤方面,易方達基金以38.37億元的凈利潤成為2022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凈利潤超30億元的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在2022年實現凈利潤26.78億元,位居公募賺錢榜第二名。中信證券旗下的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74.75億元,凈利潤21.63億元,躋身公募賺錢榜第三位。廣發證券控股的廣發基金2022年實現總營收83.92億元,實現凈利潤21.34億元。匯添富基金和富國基金在2022年均進入“20億俱樂部”,分別實現凈利潤20.94億元、20.66億元。監管出手眾所周知,基金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塊:交易環節的申購贖回費,保有環節的基金管理費。申購贖回費與交易規模正相關,主要由基金銷售機構收取;基金管理費與基金保有量和結構正相關,在基金公司和基金銷售機構之間進行分成;銷售服務費主要針對后端收費產品,由銷售機構收取,與保有量正相關。從收費性質上看,無論是交易環節的申購贖回費還是保有環節的基金管理費,都只與規模相關,與基民賺錢虧錢無關。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結果必然是,當基金規模與基民賺錢不能兼得時,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更重視規模,甚至會為了做大規模有意利用基民追漲殺跌的人性弱點,變相割韭菜。”他進一步表示:這兩年,市場興起了一股基金經理“造神潮”,一旦基金經理出圈,就容易成為基金公司做大規模的工具,表現為不停地發新產品,無限制地擴大管理規模,全然不顧基金經理的最優管理上限。規模本身對基金經理是一種“詛咒”,會極大地限制其發揮空間,也會實質性影響基金業績。針對于此,證監會去年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行業發展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關系,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切實做到行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同提升、共進步。《意見》的出臺有望推動各方圍繞投資者利益做出妥協,如要求銷售機構踐行“逆向銷售”,糾正基金經理明星化、產品營銷娛樂化、基民投資粉絲化等不良風氣;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則要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排名喜好,將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等。展望未來,華寶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公募基金降費讓利是大勢所趨,以投資者為中心是行業長久策略:首先在凈值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和轉型后的券商資管的費率模式可能相互借鑒,最終讓利于投資者;其次,降費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降低基金運作成本,提高投資者收益,最終是為了優化投資者體驗,同時倒逼管理人提升研究服務價值以及倒逼銷售機構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能力;最后,降費對于FOF(基金中的基金)、公募投顧等組合配置模式的成本控制也大有裨益,能夠更好與個人養老金政策相對應,給公募基金創造了提供養老金融服務的條件。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