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證券(中國)CEO耿欣: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分類: 最新資訊
竅門詞典
編輯 : 竅門大全
發布 : 11-10
閱讀 :9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證券行業也迎來了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作為一家新設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大和證券(中國)于2021年6月正式展業,經過兩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在各項業務上都取得了進展。2023年10月,大和證券(中國)團隊助力上市公司合眾思壯完成北美子公司Hemisphere GNSS 100%股權轉讓。據悉,本次交易涉及多國政府的前置審批,大和證券(中國)作為合眾思壯此次交易的獨家財務顧問,與大和美國公司組成聯合項目團隊,在前期準備、市場推介、盡職調查、談判簽約及交割等四個階段,為合眾思壯提供了跨境并購服務。此次跨境并購交易也成為了大和證券(中國)在跨境領域業務發展中的起點。11月8日,重慶美心翼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發行上市,保薦機構為大和證券(中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這是國際投行在北交所保薦承銷的首單項目。大和證券稱,美心翼申的成功上市既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例證,也體現了國際金融機構對北交所和中國“專精特新”企業的信心。在業務策略上,大和證券(中國)借鑒了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長期服務中小企業的經驗,結合中國“專精特新”企業業務特點及需求,體現了大和證券(中國)“本地團隊+本地產品+全球網絡”的業務策略。事實上,隨著我國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宣布多條對外開放措施,涉及取消或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和業務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范圍等多個方面,外資券商也越來越多。中證協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證券行業共有17家外資參控股證券公司,其中外資控股9家(外資獨資2家)。2023年上半年,外資證券公司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占行業整體5.60%、6.56%、7.15%、5.50%。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在華展業的外資控股券商包括高盛高華、瑞銀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匯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大通證券、星展證券、大和證券等,在營業收入方面,外資控股券商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大和證券(中國)表示,經過持續的與國內市場的磨合,公司探索出一條國際化和本地化相結合的道路。大和證券(中國)CEO耿欣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非常看好:“大和證券集團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充滿信心,這也是大和證券集團為什么始終把大和證券(中國)作為在華業務布局的橋頭堡。”他提到,外資投行可充分發揮在國際市場積累的經驗,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元素,為中國企業的跨境合作搭建橋梁。